近日,一篇題為《山東大媽擺攤賣水果被罰16萬,監管局回應不交罰145萬,法院判了》的文章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閱讀量迅速突破7萬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然而,經當地有關部門核實,該文章內容純屬虛構,實則是由長沙市開福區某MCN公司編造發布。目前,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及員工彭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
據調查,該公司員工彭某主要負責公眾號文案編輯工作。為提升公眾號閱讀量和公司收益,彭某按照公司領導李某的指示,在網上搜尋吸引眼球的文章和新聞,并利用AI工具生成內容相似但地點和數據有所變化的虛假文章。隨后,該公眾號發布了這篇“山東大媽擺攤賣水果被罰16萬”的虛假文章,迅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當地部門迅速辟謠后,李某為逃避法律責任刪除了該文章,并偽造虛假網站刊載此虛假文章及其他熱點新聞,企圖證明文章來源的真實性。
此事件不僅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也損害了公眾的信任。目前,涉事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及員工彭某已因其違法行為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網信說法】
在網絡空間中,每個人都應遵守法律法規,保持理性思考,提高防范意識。對于未經核實的消息,切勿輕信、輕傳,以免被不實信息所誤導,甚至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同時,網信部門也呼吁各網絡平臺和運營者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內容審核和管理,堅決抵制和打擊網絡謠言的傳播。